中国孕婴网   孕婴热点   准备怀孕   怀孕期间   母婴知识   妇科健康   儿科健康   家庭生活   早期教育   喂养饮食
孕婴资讯   行业动态   生男生女   怀孕初期   怀孕中期   怀孕后期   孕妇饮食   坐月子   新生儿   婴幼儿   学龄前   学龄期   菜谱
您的位置:首页 > 母婴知识 > 新生儿

    四大新生宝宝常见的皮肤问题

    中国孕婴网 www.ihuaiyun.com发布时间:2007-11-02 22:28:52

       当新生宝宝刚刚降临时,那缎子般细滑的皮肤,让您情不自禁地想亲吻,可是过不了多久,宝宝皮肤出现的一些问题就会令您着急,不知所措。下面秦大夫就和大家共同学习有关知识。

        1.脂溢性皮肤炎——乳痂

        症状 婴儿的脂溢性皮肤炎——乳痂,是一种好发于0~4个月的婴儿皮肤病,这是一种很厚的、油腻的、不断生长的、覆盖头皮的痂,有时甚至蔓延到脸上、耳后和脖子上。这在婴儿中非常普遍,会存在一段时间。乳痂摸起来有些油腻,会导致脱皮,但大部分会自然痊癒,属于暂时性的现象,症状轻微时不一定要处理。但是 痂较厚时,就需要看医生了。

        居家护理 有些专家认为乳痂是一种真菌感染,为防止复发,应从基本的卫生保健开始。 只要用棉球蘸上婴儿油或经沸腾后放凉了的食用油,涂在有痂块的部位数小时,之后再用梳子轻轻剥落,并用肥皂水等清洁干净即可,但不可强行清除,否则很可能因抓破头皮导致感染。

        2.皮肤褶烂

        症状 在肥胖的新生宝宝中较多见,它发生在身体褶缝处和腋窝、颈部、腹股沟、臀缝、四肢关节的曲面。这是由于褶缝处积汗潮湿、局部热量不能散发,相贴的皮肤互相摩擦,而引起局部充血、糜烂、表皮脱落,甚至渗液或化脓感染。所有病变都局限于褶缝处,边缘清楚。由于缝内的积液可能起化学变化而发臭,内衣接触褶烂处会有痛苦感。宝宝经常会因疼痛而哭吵不安。

        居家护理 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,首先就要保持褶缝处皮肤清洁干燥,肥胖婴儿要勤洗澡,浴后用细软布类将褶缝中水吸干,扑以适量爽身粉(注意避开女宝宝会阴部,可以用适合宝宝的护肤霜),使局部滑爽。要勤换尿布,保持腹股沟、会阴、大腿跟部等处的干燥。假使局部发现表皮脱落,可在短时间内涂搽2%~3%的龙胆紫溶液,范围一定要小,见结痂就不要再涂抹了。

        3.小儿湿疹

        症状 俗称“奶癣”,是一种宝宝常见的皮肤炎症。主要表现为患处皮红色疹点或红斑,逐渐增多,有的融合成大片,可伴有流水、糜烂、结痂、瘙痒,常反复不愈。一般好发于头面部,以后逐渐蔓延至颈、肩、背、四肢,甚至可波及全身。宝宝常因极瘙痒而烦躁不安,夜间哭闹以至影响睡眠,有时因宝宝用手抓痒常可致皮肤细菌感染而使病情进一步加重。

        形成原因

        1.某些外源的因素,如月光、紫外线、寒冷、湿热等物理因素,宝宝接触丝织或人造纤维以及某些外用药物均可引起湿疹;

        2.机械性摩擦、护理不当等也可引起湿疹。

        3.饮食不当也是引起湿疹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
收藏文章
分享文章
来顶一下
返回首页
 相关内容
新生儿与父母同睡有何
 英国专家警告初为父母者:对新生儿来说最安全的地方是婴儿床,而不是父母的大床。   英国统计数字显示,伦敦地区近三年间,共有173名婴儿突然死亡,其中85名婴儿与成人同睡时死亡。医学专家认为,窒息可能是导致
孕育聪明宝宝的10大饮
营养胎教,讲究孕妇饮食调理,既照顾孕妇的口味,又注意食物营养,以保证孕妇和胎儿的物质需要。   具体来说,是根据妊早,中,晚三期胎儿发育的特点,合理指导孕妇获取食品中的7种营养素(即蛋白质,脂肪,碳水化
孕期吃巧克力对胎儿的
芬兰科学家们在《新科学家》杂志中撰文表示:与不吃巧克力的妈妈生出的孩子相比,那些定期吃巧克力的妈妈生出的孩子,对新环境产生的恐惧感较少。   赫尔辛基大学的科学家让300名孕妇记录她们的巧克力消费量与压力
孕妇如何消除孕期恐怖
  多看一些有关怀孕与分娩方面的书,不要“捕风捉影”,要相信产前检查,学会调控情绪。  准备好有得必有失:   这里的“失”主要表现在你开始失去一些和外界的联系,如不能和丈夫一起参加聚会,与好友的感情似
怀孕期间如何调节好自
  孕妇应该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?  静养生之看书;静养生之听音乐;静养生之回忆;动健身之散步。  孕妇情绪、心理对胎儿有哪些影响?  每当孕妇心情郁闷、生气或发怒时,肾上腺等全身腺体所分泌的激素就会增加
给孕妇的孕期心理"体操
  第1节:深呼吸  有意识的呼吸是有效的放松方式,它可以调整心理和血压,使紧张的肌肉放松,通过摒除压力感来平静心绪:  准妈妈坐在一把硬椅子上,双脚平放在地板上,闭上眼睛,手放在腹部以下或腹中宝宝两侧
关于我们 | 免责条款 | 广告服务 | 友情链接 | 使用条款 | 联系我们
© 2007-2020 中国孕婴网 ihuaiyu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