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孕婴网   孕婴热点   准备怀孕   怀孕期间   母婴知识   妇科健康   儿科健康   家庭生活   早期教育   喂养饮食
孕婴资讯   行业动态   生男生女   怀孕初期   怀孕中期   怀孕后期   孕妇饮食   坐月子   新生儿   婴幼儿   学龄前   学龄期   菜谱
您的位置:首页 > 儿科疾病 > 常见儿科疾病

    防治宝宝咳嗽的食补大套餐

    中国孕婴网 www.ihuaiyun.com发布时间:2007-10-03 23:25:10

        呼吸道疾病是宝宝常见的一种疾病,咳嗽是最主要的症状,小宝宝常因反复感染而经常咳嗽。大些的宝宝因为支原体感染或是过敏咳嗽更是2、3个月都治不好。

        中医认为:“肺为五脏之华盖”。肺管理着呼吸,通过鼻腔、气管与外部相连,当外邪侵袭人体时,首先侵犯的脏器就是肺。伤肺后进而湿气积聚,生出痰液阻塞气管而引发咳嗽。

        当然,宝宝五脏六腑不适都可能引发咳嗽,对咳嗽影响较大的是肺、脾、肾三脏,脾、肾不适都会通过影响肺脏的功能而致咳。因此,无论中医治疗还是中医食疗都以宣肺化痰为根本。

        日常生活中的食疗方法

        1、 冬天可以喝梨水,把鸭梨切成块,加些百合、具母、冰糖能够起到润肺、化痰、止咳作用。
        2、 爱出汗的宝宝,冬3月可以服用黄芪大枣汤。配方为:黄芪(生)30克、大枣6~8枚,水煎30分钟,取汁300毫升,分3天饮用。每次30毫升,每日3次,可以提高宝宝的免疫功能。
        3、 除此以外,平日里可以给宝宝用黄芪、太子参、枸杞子褒汤喝,长期食用,有健脾、益肺功能,同时能调节宝宝机体免疫功能。

        咳嗽期间的食疗方法

        外感热症为主

        1、 冰糖2匙、川贝母11克、炖猪粉肠1段,服2次,可治疗痰稠燥咳。
        2、 川贝梨:材料:梨、川贝母、冰糖或蜂蜜。作法:梨1个,削去顶尖,成1盖形,挖去核仁,纳入川贝母4克,加入少许冰糖或蜂蜜,将梨盖盖回,隔水加热炖熟为度。可以润肺止咳,治疗痰火胸痛及咳嗽。

        体虚过敏咳为主

        1、 西洋参3片加红枣3枚(去核),以电饭锅蒸煮每日服用1次。
        2、 猪腰1付、干姜8克,炖服,可治疗体虚寒咳。。
        3、 四神汤:材料:莲子、薏仁、茯苓、山药、芡实各38克、猪肠半斤。做法:将莲子、薏仁、芡实先洗净泡水约2小时,再与茯苓、山药、洗净的猪肠一起炖煮。可以健脾补肾,促进食欲及肠胃吸收功能,尤其适合经常腹泻,疲倦气虚者。

        TIPS:宝宝咳嗽禁忌多

        咳嗽的宝宝,除了药物治疗及食疗外,注意禁忌也十分重要。一般而言,咳嗽的宝宝饮食应以清淡,应少食用咸、酸、辣等味道较重的食物,少食肯德基、麦当劳等高脂肪食品,少食过甜的东西,如巧克力、糖果等,更应该少吃冷饮及鱼类、海鲜等易发的食品。

收藏文章
分享文章
来顶一下
返回首页
 相关内容
儿童疫苗联合接种 多效
儿童疫苗联合接种计划,针对严重威胁宝宝健康五大疾病:白喉、百日咳、破伤风、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,一只联合儿童疫苗可提供全面保护。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,赛诺菲巴斯德公司协办 “联合疫苗研制及应用”国
婴幼儿免疫知识
一、什么原因令宝宝爱生病 原因之一:睡眠过少免疫力升级处方:儿童睡眠时间标准参考表 新生儿2-5月6-12月 1-2岁 2-3岁3-7岁7岁以上 平均20小时/天15-18小时/天14-16小时/天12-14小时/天 12-13小时/天10-12小时/天
心肌炎是“常见病”吗
心肌炎在世界各国均属少见病,而在我国,自70年代后却成了内、儿科心血管疾病中的“常见病”,有的甚至占了首位。心肌炎果真常见吗?为此,对心肌炎重新认识一下可能是必要的。   在上一世纪,西方国家对心肌炎亦无
维生素D缺乏性小儿佝偻
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 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体内维生素D不足,引起全身钙、磷代谢失常而致骨骼改变的小儿常见病。临床以非特异性的神经精神症状,如多汗、夜惊、烦躁不安及骨骼改变为特征。本病发病缓慢.易被
宝宝烧烫伤,父母该怎么
 “用盐水冲洗?用布包扎?还是用冰块冷敷?如果没有冰块怎么办?宝宝烧烫伤了,到底应该怎么办?  宝宝一旦烧烫伤了,爸妈或家人首先必须冷静下来,然后根据不同情况,做各种正确的针对性的应急处理,才能尽可能地
小儿缺锌症如何预防?
锌是种微量元素,对小儿而言,锌间接地通过它对代谢起调节作用,尤其是对蛋白质的合成、生长因子的产生和分泌等环节发挥它对生长的影响。   因此锌缺乏时,生长所需要的这些环节便受到阻滞。黏膜和皮肤是代谢、更新
关于我们 | 免责条款 | 广告服务 | 友情链接 | 使用条款 | 联系我们
© 2007-2020 中国孕婴网 ihuaiyu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